在“双碳”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驱动下,虚拟电厂正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。作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,这种“无厂房、无烟囱”的智能聚合体,通过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将分布式光伏、储能设备、工业负荷等碎片化资源整合为统一调度的虚拟机组,既缓解了新能源消纳压力,又释放了存量电力系统的调节潜能。这场能源管理的范式革命,正在重塑电力市场的竞争格局。
需要注意的是,当前,虚拟电厂的盈利模式以需求响应为主,伴随着行业政策从补贴机制(需求响应补贴)向市场化交易机制转变,以及交易品种体系逐步完善、市场规则的革新,行业对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准入资质、技术能力与考核标准正在提出更高要求。未来,虚拟电厂运营商必须需要具备以下六个核心能力。
一、客户与市场运营能力
虚拟电厂运营商首先需要找到优质客户并长期合作。首先要能精准筛选客户,重点锁定工厂、商场等用电量大且灵活调节潜力高的用户;其次要设计良好的合作模式,根据客户需求打包服务,如“售电+虚拟电厂+增值服务”,让客户愿意长期绑定;最后要有透明的分成机制:开发自动结算系统,实时显示客户参与调节的收益明细,避免纠纷。
二、资源全链路管理能力
虚拟电厂运营商需要确保资源随时可用、精准调控,这就需要资源全链路的管理能力,能够聚合多种响应速度的资源储备,对资源可靠性做好动态评估,能够定制差异化策略执行调度工作,通过AI驱动资源完成组合优化等。以彩弘锦产业集团为例,近年来,彩弘锦的微电网项目广泛并网,使其积累了丰富的需求侧资源,形成多维度资源池的协同优势。
三、交易与策略决策能力
虚拟电厂运营商需要有较强的交易与策略决策能力,从而在复杂市场中赚取更高收益。首先要有各交易品类的交易策略,(如现货/辅助服务/需求响应组合),拥有智能报价系统,能够实时捕捉电价,根据市场环境和资源成本,智能化参与交易,提升市场套利空间与风险抵御力。例如彩弘锦产业集团自主研发的玖奇星雲虚拟电厂平台,通过对80亿条能源管理数据的深度学习,辅助制定策略,让收益最大化。
四、数字化基座能力
虚拟电厂运营商需要用技术实现分钟级精准控制,首先要部署5G专网或光纤,确保至少百台设备同时控制不卡顿,建设智能调度平台,实时显示所有资源状态,同时安全防护体系,符合电力系统安全标准。
五、合规与风险管理能力
虚拟电厂运营商保住运营牌照,避免罚款停业,其中的关键动作有资质动态管理,如每季度自查资源规模和技术指标,确保符合监管要求;跨部门协同,如建立交易、调度、客服的联合值班室,快速处理突发问题;以及风险预警系统等。
六、生态协同创新能力
最后,虚拟电厂运营商一定要有跨界合作的能力,从而创造新盈利点。例如打包增值服务,将虚拟电厂与碳资产管理结合,帮客户卖“省下来的碳指标”;跨界资源整合:与充电桩企业合作,利用空闲时段的电车电池参与调节;开启政企合作模式,为工业园区提供“保供电+调节服务”套餐,获得政府补贴支持等。
在未来的竞争中,能力决定生死,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与虚拟电厂竞争的加剧,运营商将面临更严苛的能力认证。在这场能源革命的洗牌中,唯有将六类核心能力转化为标准化、可复制的运营体系,才能让虚拟电厂从政策概念蜕变为真正的市场主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