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弘锦产业集团 彩弘锦产业集团 彩弘锦产业集团

400-0522-999

期待您的联系

关注我们

期待您的联系

业务合作

请留下您的业务需求,我们的专家会尽快与您联系

姓名*
电话*
地址*
企业名称*
所在区域*
您的需求
节约电费
提升能效
绿色转型
获得利益
电力安全
市场合作
留言
我要试用
取消
电力工程

新闻中心

聚焦电力综合能源资讯 · 紧跟行业科技发展前沿

虚拟电厂:能源末梢正在激活行业生态

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传统电源成为主体,电力系统正在面临两大结构性挑战:间歇性电源的波动冲击与海量分布式资源的无序接入。传统“源随荷动”的调度模式已难以应对分钟级负荷波动,而实体电厂的建设周期与投资成本更无法匹配急速增长的调节需求。虚拟电厂正在成为破解系统平衡难题的关键路径。



一、虚拟电厂的三重驱动力

虚拟电厂的本质,是通过聚合海量分散资源,构建一个可调度、可交易、可优化的资源池。它能通过能源调节,成为平衡电力供需、提升系统韧性的核心支撑。目前,政策、技术与市场的共振,正在构建虚拟电厂的行业生态。

政策端,国家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2027年、2030年分别实现2000万千瓦、5000万千瓦调节能力的目标,推动虚拟电厂从发展;技术端,5G通信、边缘计算、区块链构建了虚拟电厂的“数字底座”;市场端,盈利模式正在从单一需求响应补贴转向多元变现。虚拟电厂正深度参与电能量现货交易、调频辅助服务、绿证与碳配额交易,形成“电价收益+碳收益+服务收益”的复合价值链。

二、规模化落地的核心挑战

尽管前景广阔,虚拟电厂仍存在不小的挑战。技术方面,技术标准缺失导致“数据孤岛”现象突出,跨区域资源协调效率低下;商业方面,多数项目仍以政策补贴为主要收益,而电力现货市场规模有限,用户侧参与意愿不足;此外,跨主体协作壁垒亟待突破,电网公司、售电企业、光伏储能企业间缺乏利益分配共识,中小工商业主对行业理解有限,资源潜力未充分释放。



目前,部分企业已探索出可行路径。彩弘锦通过“光伏+储能+微电网+虚拟电厂”模式,在川渝粤持有大量能源项目,配合外部资源接入,完成了31.7万kW可调资源的聚合。这些项目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并参与需求响应,形成“降本+创收”闭环。

三、从电力调度到能源生态重构

虚拟电厂的终极价值,在于推动电力系统从“单向供能”向“多边协同”的范式转型。让用户从“被动用电者”变为“产消合一者”,让每一个用电主主体,都能成为电网调峰的“细胞单元”,激活海量末端资源价值,催生“能源即服务”新业态。

虚拟电厂绝非简单技术叠加,而是通过生产关系重构释放生产力。它的成长,需要政策、技术、市场的系统协同。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深化,虚拟电厂或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中最具颠覆性的“柔性能量网”,其价值不仅在于调节的碎片化电力,更在于重塑能源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