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弘锦产业集团 彩弘锦产业集团 彩弘锦产业集团

400-0522-999

期待您的联系

关注我们

期待您的联系

业务合作
登录试用

请留下您的业务需求,我们的专家会尽快与您联系

姓名*
电话*
地址*
企业名称*
所在区域*
您的需求
节约电费
提升能效
绿色转型
获得利益
电力安全
市场合作
留言
我要试用
取消
电力工程

新闻中心

聚焦电力综合能源资讯 · 紧跟行业科技发展前沿

中国光伏,照亮的不仅是山河

过去十年,中国光伏产业像一棵扎根荒漠的胡杨,悄然生长,如今已撑起一片绿荫。截至今年6月,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11亿千瓦——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,更是一场从能源结构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。今年前七个月,新增光伏装机是火电的5.3倍,电力系统的绿色转型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。



阳光落下的地方,都能成为电源

中国光伏形成了“西集东散”的格局。

在西部,内蒙古、青海、新疆的荒漠与戈壁,曾经苍茫的土地如今披上了深蓝色的“光电铠甲”。这些集中式光伏基地,成为国家清洁能源战略的支点。

在东部,分布式光伏则悄然融入城乡肌理。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的工厂屋顶、农业大棚,甚至村落民居,都变成了微型发电站。在重庆青凤科创城,彩弘锦为快联汽车零部件公司打造的“光储微电网”,就让厂房屋顶的日光变成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。

“光伏+”的魔术,让土地生出双倍效益

光伏不仅是发电,更在创造一种新的土地伦理。

在江苏盐城,农光互补项目通过高支架设计,实现“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”,光与作物共享同一片阳光。在广西,渔光互补模式让光伏板下形成水产养殖基地,渔民收入因此增加。在贵州石漠化地区,光伏板替代了薪柴,既保住了青山,也点亮了生活。
这些实践,让光伏超越了能源替代的单一角色,成为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的参与者。彩弘锦的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,则通过“源、网、荷、储、充”的协同管理,扩大光伏的价值。



未来的路,已被阳光照亮

这场变革的背后,是技术创新、政策引导与全民参与的合力。
中国已明确提出,到2035年风光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。这意味着,光伏将与风电一起,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主力。而随着NDC3.0(国家自主贡献)的提交,中国的减排承诺将更加坚实,光伏产业也将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。
未来,当每一座建筑、每一片荒漠、每一处水域都可能成为发电站,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能源结构的重塑,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。